24小时咨询热线:
027-87893888
全部分类
当前位置: 好大夫教育网 > 图片资讯 > 正文

中国真的不需要高学历护士吗?!

2018-03-15 14:18:16
来源:
收藏
打印

  好大夫教育网消息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且没有胆量转到别的行业仅仅抱怨有什么用?我们所做的工作尽管很累但并不是不可代替的,又凭什么想高薪呢?我们也有学士、硕士、博士,但我们最清楚自己这个学位的含金量,我们被那些无良的学校骗了!要怪就怪那些无良的学校,不要怪医院,医院真的不需要高学历的护士!

  

  不可否认中国的护理教育和实践严重脱节了。

  

  医院不需要高学历的护士,这是事实。

  

  但问题是——

  

  哪个才是护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是砍掉高学历的教育,回到建国初期的教育层次,让研究适应现实, 甚至取消研究?把护士定位为简单劳动者甚至取消护士与护工的界限??

  

  以此告诉护士,你们是低下的,你们不能抱怨,你们无缘高薪?!

  

  还是——

  

  推进中国的护理模式改革,让国人享受到真正的护理服务,让中国具有包括健康咨询、营养指导、护理处方、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心理输导等内涵的西方定义的“护理学”?

  

  我个人的看法是:改革中国的护理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是错误的,使国人的健康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不要削足适履,因我们的错误再铸成新的错误!

  

  这就是我支持护理学高等教育发展的理由。还是那句话,我们培养一名护理硕士、博士,不是让他打针的,他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这在我们国家是空白。

  

  我认为,关于护理学硕士、博士培养问题确实值得讨论,理越辩越明。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概念。我们所谈论的护理学是否就是打针、发药、伺候人的护理学?

  

  我想应该不是。

  

  举个例子:美国护理医学相当发达,哈佛、耶鲁均有护理专业的博士培养。但我们要知道,在美国,作一名护工(他们叫护士助理)仅仅需要小学4年级的阅读水平就可以了。而作为一名注册护士至少要具有学士学位。护理医生要具有硕士学位。临床护理专家普遍具有博士学位。

  

  可见,人家并非盲目提高护士的学历层次。而是采取了分门别类的方法,低档工作(护工的工作仅为生活陪护,被认为是较低的工作)人家只要低学历,决不浪费高等教育资源。而护理医生等具有处方权的护士则必须具有高学历。

  

  这正是中国护理(其实也包括药学、医技各学科)发展的最大障碍—— 没有认识到职业的“类”化,只是停留在“个”化 ,也就是说,护士不应该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类”职业—— 包括Nurse Practitioner、Registered Nurse、 Licensed Practical Nurse,甚至 CAN和CNS。

  

  由于我国对护理学的定义与西方不尽相同,护理学的内涵存在窄化的突出问题,所以,护士的工作无论你的学历多高,都是一样的。

  

  中国的职称,虽然将护士划分成了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5个等级,但只要不是护士长,做的工作依然是一样的。

  

  因此,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护士的确不需要太高学历的。

  

  同样,中国的药师因为没有指导用药、审核处方、药理毒理分析、临床用药评估等职业“类”的细分,也存在不分学历、资历都做“售货员”的情况。

  

  各医技学科的技师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中专生是操作机器,本科生也是操作机器、硕士还是操作机器。随着医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技师的技术含量逐渐降低。比如,一个检验技师,其技术含量决不高于同级别的一个护士!而最佳检验检查项目组合建议,出具医技诊断报告、医用设备升级创造、实验室数据支持等工作,却要么归于医生,要么在临床罕见,要么人才缺乏。因此,中国无法避免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的国情下,确实不需要高学历的护士、药师、技师。

  

  但是——

  

  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中国真的不需要么?真的么?

  

  不是的!

  

  我们太需要了!老百姓需要更科学的健康保障!所以我们要改革中国的医学模式。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尽管很慢,但确实已经起步,并艰难前进。

  

  《护理事业5年规划》、专业护士的培养、护理副院长的设立、一些医院护理门诊的建立、护理专家会诊中心的建立、临床药师集中培训、临床注射用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检验等医技学科的教育改革等都已经起步!那么,护理各学科(手术、ICU、急救、助产、造口护理治疗、育婴、心理护理等)、医院药学、临床药学、

  

  医技各学科(检验、影像、超声、康复、听力、视光等)不能没有硕士、博士啊。

  

  也许,他们现在仅仅是空作研究,对临床的应用不够,被人们误认为是“骗子”。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不会总停留在初级阶段的!

  

  ××因此,既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也不要一概否定高学历的教育。××

  

  我曾经引用林菊英的话说,对于一只青蛙,不要告诉他天有多大,而是你在井里。

  

  其实,我并不是要骂人,只是想说,我所说的“护理”与有些人头脑中的“护理”并不是一个概念。

  

  我们当然要认清现实、立足现实。

  

  但——

  

  更重要的是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改变现实!

  

  这正是护理学硕士、博士培养的现实意义。

  

  另外,还有些人存在一种误解。把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混为一谈。比如,农民不就是拉锄种地的么?要农学博士做什么?矿工不就是采煤挖炭的么?中国矿业大学有何价值??

  

  护理学研究和临床还是有差别的。只是医学更需要研究与临床的结合,因此,我们无法想象,医学博士们都在医学院教书,而临床医生都是小学文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护理学硕士、博士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研究和教学,也包括临床。据我所知,协和的护理学博士就明确区分为研究型和临床型两种。虽然,本科在临床都浪费,何况博士。但这正是我们要改变的。不是靠几个人,而是靠所有的护理工作者的支持,靠广大民众的理解。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健康事业,关系到所有人的切身利益!

  

  对于护理学硕士、博士,少一些质疑,多一份理解,对谁都不是坏事,尤其是患者!

  

  1、认为护理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急切跃进(1999年以后的扩招和教育产业化)的产物的网友,请注意:我国护理学学士的培养起始年份是1921年。预科的培养还要更早。1950年以后,受左倾思想影响,护理、药学、心理等学科全部砍去高等教育,形成了以中专为主的局面。文×革期间甚至完全中断。1976年在邓颖超(中华护理学会第一任名誉理事长)的支持下,由袁雪(护理学硕士、江苏省科技厅科教处处长)、李式鸾(护理学博士、教授)主导,成立了江苏省护理大专试点班。1984年,卫生部天津会议召开后,全面恢复了护理高等教育(有些医科大学早在1983年就做好了护理系的成立准备)。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首设硕士班。这都是1999年扩招前的事情!

  

  2、中国的护士就工作职责来看,仅相当于西方的LPN。也就是说,中国的护士仅仅是西方国家护士全集里的一个子集而已。但护理学研究是全集化的。护理学硕博教育是中国最国际化的教育之一,大量的教授直接来自国外。因此,护理学研究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甚至是骗人的。不但民众不理解,绝大多数一线护士也无法理解。甚至有人认为这些硕导、博导们只知假清高,不知道关心一线护士的死活。其实大家并不清楚,1976年卫生部职称改革是打算将护士列入工人编制的(文×革期间,护理教育几乎中断,医院取消护理部),正是林菊英等护理学专家捍卫了护士的权利。《护理5规划》也是他们力争的结果。一直为护士的待遇呼喊,而且最能够让高层领导听到呼喊的也是这些教授们。嘴巴既可以用来吃饭,也可以用来唱歌。搞研究并不等于就不关心临床护士。

  

  3、按照中国人对护士这个职业的理解,护士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大多数人认为护士就是医生的助手。那么,可以取消护士了。让年轻的医生做老医生的助手吧。有人认为,护士就是伺候人的,那么护士可以取消了。让保姆进医院吧。一句话,取消护士,让医生学打针,给保姆发一件白大褂。没有了护士,自然也就没有了护士的抱怨。

  

  4、据我观察,反对护理高等教育的人大致有三种:一、不了解情况,没有正确理解护理学到底应该是怎么一种学科,感觉打针发药不需博士。二、自己或家人是护士,而且学历恐怕不是很高,反对高学历自然而然。如果恰恰又不了解情况,那么更是铁了心的反对。三、一种畸形的心理驱使,把别人踩在脚下,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

  

  总之,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学历。中国没有护理医生是一种悲哀。护理硕士博士只会打针发药恐怕也是一种悲哀。但,又不能一概否定硕博的培养,因为那是中国拥有真正护理医学的希望。


好大夫app下载

好大夫教育,通过率93%以上,考点覆盖100%,大品牌.值得信赖,轻松复习,快速拿证晋升职称,医护药技考试辅导和考试咨询,扫码上面的二维码或者加微信号在线咨询:15377057985,陈老师(微信请扫码上面二维码)

好大夫app下载

  好大夫教育网www.hdf123.com医学题库免费下载,用好大夫app刷题练题,争取早日拿到执照!关注官方微信号:好大夫护考之家:hdfhkzj,好大夫医考之家:hdfykzj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下载好大夫app。

在线客服

扫一扫微信沟通